臨床心理師—找到電影裡的心理治療師

  當我們考量親友或自己是否該去「看心理醫師」了,其實指的是兩種專業,一種是「開藥的心理醫師」,也就是精神科醫師,另一種不妨稱為「不開藥的心理治療師」,也就是臨床心理師。

   臨床心理師不用藥,而以「心理治療」和「心理衡鑑」為當行本色。2001年亞洲第一部心理師法在台灣通過後,台灣的臨床心理師必須經過大學和研究所至少七年的養成教育,才取得考執照的資格。截至2010年初,全國有八百多張臨床心理師證照。

    
  
  除了傳統的精神科、復健科、神經科、家醫科、小兒科,早期療育等醫療系統的服務外,隨著時代的進步與需要,臨床心理師也和大中小學的諮商輔導室合作,服務校園師生;並且出現在公家機關和企業界的EAP、災後輔導,以及監獄和戒治所等地。

  最大的好消息是,台灣的臨床心理師已經如歐美國家,在社區開業、執業了。在台北、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、宜蘭、基隆等地,您和親友現在都可以找到電影裡「心理諮商」、「心理治療」的溫馨服務。

   
   

  臨床心理師提供以下服務:

  1. 兒童、成人與老人之心理衡鑑、心理治療與心理復建。
  2. 情緒困擾(如焦慮、憂慮)因應、壓力管理、生活適應等諮詢。
  3. 親子關係、婚姻、家庭問題等諮詢。
  4. 成癮防治、家暴、性侵害治療與司法心理衡鑑與處遇服務。
  5. 機關、學校與社區心理諮商、心理諮詢與相關講座。
  6. 對創傷者心理急救、心理復原、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等照顧。

  (本文內容摘自「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」之宣傳單張,若仍有疑問與需要,
   可上http://www.atcp.org.tw/「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」網站查詢,或來電詢問
   (南光醫院0224310023))